首頁>防酒駕事故防制>酒精對駕駛行為之影響>

酒精對駕駛之影響

喝酒後,飲酒者會出現的人體反應如下:

  1. 情緒亢奮:喝了酒以後,人會處於亢奮狀態讓判斷力降低。
  2. 自信心增強:令人高估自己的能力,對周圍人勸告常不予理睬, 容易做出錯誤或危險的舉動。
  3. 視覺能力變差:血液中酒精含量超過0.03%,就會造成視力降 低,酒醉的駕駛人,甚至只能感覺到周圍環境的很小一部分。 另外酒精會使視覺神經系統短暫麻痺,造成視力模糊,嚴重時 眼瞼會沉重而不自覺闔上。一般人在平常狀態下的視野可達 180~200 度,但是酒後的視野將會縮減,喝越多,就越無法看 清旁邊的景物。


  4. 運動反射神經遲鈍、反應能力減慢:飲酒後,人對光、聲刺激的反應 時間延長,因此無法正確判斷距離和速度。酒醉的人反應會變遲鈍, 當發現車前狀況,從眼睛看到、大腦接收進行判斷、到做出煞車的行 動這段過程,已較正常狀況下慢了幾秒,結果會增加很長的反應時間 距離及煞停車輛所需的距離。
  5. 觸覺能力降低,往往無法正常控制油門、煞車及方向盤。
  6. 平衡感、協調性變差,對突發狀況來不及反應。
  7. 對車速、距離、路況的判斷力減弱:影響駕駛能力,損害判斷速度和距 離的能力。
  8. 疲勞:飲酒後易困倦,會表現駕車行駛不規律、空間視覺差等疲勞駕駛 的行為。

        酒後駕車反應在駕駛行為,比較常見的會有:逆向行駛、蛇行、車輛 搖擺不定、近距離跟車、對交通號誌反應遲鈍、時快時慢、不規則轉彎或 猝然煞車、晚上忘了開車燈、煞不住車或飛蛾效應(註) 等情形。


何謂「飛蛾效應」

        酒醉的駕駛人,因為精神狀況不好、視覺模糊,在晚上開車時會自 然的朝著光源方向衝過去,就像飛蛾趨光的行為。如果光源是由路上的 障礙物發出,那悲劇就發生啦!所以「酒後千萬不要開車」!


資料來源:台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

建議採用chrome瀏覽器 1024X768以上解析度瀏覽

高雄市立中崙國中  地址:高雄市鳳山區中崙二路487號  COPYRIGHT©  2015–2017